继往开来,走好新时代长征路

在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,以“继往开来,走好新时代长征路”为主题的《红军长征过丽江图片展》,在红河州金平县人民政府大力主持下。由金平县文化和旅游局、玉龙县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,金平县民族博物馆、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、白沙璧画博物馆承办的《红军长征过丽江图片展》在金平县民族博物馆隆重开展。

此次展览是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自免费开放以来,为宣传红色文化,“走出去,请进来"交流与学习举办的第41次对外交流展览。也是长征出发90周年交流展览的第一站,共展出36幅轴画,以史实为主,图片为辅。详细介绍红军长征过丽江,“军民团结渡大江”革命壮举,让参观者感受红军将土为了救国救民,不怕任何艰难险阻,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;紧紧依靠人民群众,同人民群生死相依,患难与共、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。



通过举办此次展览,让参观者铭记长征路是胜利之路,但又是洒满和滴落了革命烈士鲜血之路。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。面对困难和挑战时,坚定理想信念,勇往直前,不断奋斗,走好新时代人的长征路,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!
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5月30日。
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。西接绿春县,北连元阳县并隔红河与个旧市、蒙自市为邻,东隔红河与河口瑶族自治县相望,南与越南老街省及莱州省接壤。

金平历史悠久,文化璀璨。公元前111年以前,今金平县境为傣族古国“勐达光”(汉译“哀牢国”)属地。公元前111年,汉武帝“平南夷为牂柯郡”,将势力伸入“勐达光”(哀牢国)属地设西随县;今金平县境属牂柯郡西随县。公元225年,蜀汉将西随县划属兴古郡;今金平县境属兴古郡西随县。公元420年,东晋灭亡,之后的宋(南朝)、齐(南朝)、梁(南朝)等中国内地王朝逐步退出云南高原,陈(南朝)代梁(南朝)后,中国内地王朝彻底放弃云南高原;今金平县境成为傣族土目自治领地。南诏国时属通海都督府辖地。大理国时属秀山郡大甸地。元属临安广西元江宣慰司和泥路大甸地,明清属临安府建水州(县)江外十五勐十八土司地之一。改土归流以前,为建水勐拉刀土司、者米王土司、茨通坝李土司及勐丁张土司地。清雍正八年(1730)7月,临安府属迤东道;乾隆三十一年(1766)10月,临安府属迤南道;光绪十三年(1887)10月,临安府属临安开广道。民国六年(1917)改土归流,设金河行政区,辖刀、王、李三土司地;设勐丁行政区,辖勐丁张土司地,属蒙自道。民国十八年(1929)废道,金河行政区及勐丁行政区直属于省。民国二十一年(1932)改为金河设治局及平河设治局。民国二十三年(1934)9月1日(1936年7月批准),将两设治局合并设立金平县,各取首字故名金平,县治设于金河。民国三十一年(1942),属第三行政督察区(驻建水县)。民国三十七年(1948),属第五行政督察区(驻建水县)。1950年属蒙自专区。1954年1月,设立红河哈尼族自治区(地级),金平县划入红河哈尼族自治区。1957年11月18日,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正式成立,金平县划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。1985年6月11日,撤销金平县,成立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;12月7日自治县正式成立。
金平县民族博物馆简介

金平县民族博物馆位于金平县河东南路16号,成立于2015年9月,有馆藏文物300件 ,其中,国家三级文物4件,一般文物296件。是以展示金平县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、红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博物馆。展厅共有三层,由一楼历史展厅、二楼三个主体民族(苗族、瑶族、傣族)展厅、三楼其他民族(哈尼族、彝族、壮族等)展厅组成,设置一个临时展厅。陈列展示的藏品主要以历史文物、文献资料、民族服饰、民俗用品、生产生活用具等为主,是金平县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窗口和社会实践基地,为调查、研究、了解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提供了实物史料。






关闭返回